你的位置:天辰 > 业务范围 >

面部痤疮1月余,7剂柴胡桂枝干姜汤合当归芍药散好转

  • 发布日期:2024-08-23 23:52    点击次数:169
  • 2024.07.28,第815期。

    女性,26岁。

    反复面部痤疮,再发1个月。

    自我感觉上火,双侧面颊部,双侧下颌痤疮,疼痛,少许脓头,口苦口干,睡眠质量差,怕冷,月经正常,二便调,舌质淡,脉沉无力。

    六经辨证:厥阴病,寒热错杂,血虚水饮。

    拟方:柴胡桂枝干姜汤合当归芍药散、排脓散。

    处方:北柴胡15克,黄芩10克,桂枝10克,干姜10克,天花粉12克,龙骨15克,牡蛎15克,炙甘草6克,薏苡仁30克,皂角刺15克,白蒺藜15克,桔梗10克,枳实10克,7剂。

    尽剂后如何,痤疮好转,无不适。

    图片

    按语:患者主要因面部痤疮来诊,反应出来的是厥阴病。

    半表半里的阴证就是厥阴病了,厥阴病是一个比较复杂的病证。

    《伤寒论》第326条“厥阴之为病,消渴,气上撞心,心中疼热,饥而不欲食,食则吐蛔。下之,利不止”,同时参照辅助提纲及对照少阳病特点,即病位在半表半里不属阳证者,当为厥阴病。病邪在半表半里,邪无直接出路,故汗、下、吐皆非所宜,所以厥阴病是半表半里寒热错杂的一个病证。

    如上热会出现面部痤疮、口干、口苦、咽痛、咽哑、口腔溃疡、嘴唇红、舌红、面疮、脉弦、脉滑、脉数等,下寒则会出现膝关节冷、手脚冷、小便清长、大便稀烂、痛经、闭经月经量少、阳痿早泄、脉细微等。在此我们可以知道厥阴病的治疗方法是和以温阳清热的治疗方法。我们临证中最常用的方子就是柴胡桂枝干姜汤、乌梅丸。如乌梅丸方集干姜、附子、细辛、蜀椒辛温驱寒、温里温下,以黄连、黄柏清在上之热,另以人参、当归补其气血,桂枝降其冲气。妙在主用乌梅渍之苦酒,大酸大敛,一方面有助人参、当归以补虚,一方面有助黄连、黄柏以治泄,并还有以制细辛、附子、干姜、蜀椒的过于辛散。此是治半表半里虚寒证,为里虚寒自下迫、虚热上浮、固脱止利的治剂,酸苦辛甘并用,亦驱虫的妙法。还有柴胡桂枝干姜汤,本方是小柴胡去半夏加瓜蒌汤的变剂。黄芩苦寒,伍干姜之辛温以理微结。瓜蒌根之润得牡蛎之收,更能止渴。桂枝、甘草治气冲并兼和外。人参补中、大枣壅满均非微结所宜,故去之。故此治柴胡去半夏加瓜蒌汤证,气上冲有微结或外不和者。本方虽由小柴胡汤变化而来,但因去了人参、生姜,加入了干姜、桂枝,使整个方剂重于祛寒逐饮,故能治心下满微结。因此小柴胡汤治疗半表半里阳证即少阳病,而本方治疗半表半里阴证即厥阴病,其主要变化在干姜。

    有血虚水饮往往加上当归芍药散。

    面疮严重脓头往往合上排脓散。

    莫金乙,主治医师。热爱中医,崇尚仲景医学,善用六经辨证,熟练运用经方,擅长用纯中药治疗各种常见病、多发病。

    善于纯中药治疗发热、不名原因的发热、外感病,脾胃病,咳嗽、头痛、胃胀、胃痛、眩晕、失眠,不寐、消渴、哮喘、月经不调、痛经、肿瘤术后胸痹、胸痛、心力衰竭等病症。

    白天坐诊,夜晚灯下夜读医书,立志传承经典,潜心临床,服务一方百姓,做经方一代传人。

   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



    Powered by 天辰 @2013-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